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2018 >> 正文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暨天津大学分论坛“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纪实

2018/12/20  点击:[]

 2018年12月15号上午,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年会、天津大学分论坛“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在建筑学院200展厅顺利举办。该论坛由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天津大学社科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建筑文化遗产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承办。

图1:与会嘉宾合影

图2:会场

 天津大学社科处张俊艳处长、建筑学院张春彦副院长出席论坛并致辞。张俊艳处长首先向主讲嘉宾和参会师生对论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天津大学分论坛“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介绍了天津大学123年历程中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节点、学校三次科技工作会议的主题,以及当下正在进行的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15个专题中与文化遗产息息相关的2项专题——智库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能力的提升,肯定了以往实验室建设、非遗传承人项目和社科重大项目等成果对学校社科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提出应继续在学校“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新学科发展布局中承担重要使命。

图3:张俊艳处长发言

 张春彦副院长对到场嘉宾和参会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主讲嘉宾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做了一一介绍。论坛邀请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玉坤教授。

图4:张春彦副院长发言

刘铁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在民俗学理论、民俗志、村落文化传统、城乡社会发展、民间文艺学等方面有诸多成就。著有《北京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手册》、《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各区卷系列、《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经典》、《中国节日志安国药王庙会》等。代表性论文有《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 庙会类型与民间宗教的实践模式》、《身体民俗学视角下的个人叙事》、《劳作模式与村落认同》、《亲属制度研究的反思与再定位》等。提出并建立起“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调查研究范式,近年来在实践民俗学方向上进行了开拓与建设性的研究。

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新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首席专家,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直接联系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体育人类学专委会主任、民间文化研究专委会、民间节庆研究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先后任美国哈佛燕京访问学者、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访问教授、法国里昂三大高级访问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研究员、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问教授,受聘任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张士闪,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节日研究》主编,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省民协副主席等。著有《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中国艺术民俗学》等,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张玉坤,天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筑教育奖获得者、中国民居建筑大师、住建部中国传统民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专家。长期从事遗产保护、人居环境与生态建筑的综合性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主编《中国长城志边镇堡寨关隘》卷和《六合文稿》长城聚落丛书等专著10部。

四位学者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和建筑学等领域诠释非遗概念的本质化、文化和文化遗产的认知、乡村振兴与信息时代非遗的传承等学术领域和社会现实的特点议题,为参会师生献上了一场见解独特、内容广泛、思考深入的学术盛宴。

刘铁梁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反思“非遗”概念的本质化》。刘教授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一句话提出非遗研究应放眼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日新月异的根本“变化”、而不是对“传统”一成不变的守护。首先从国际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的过程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容易被忽视的阐释,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应更关注其“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提出:1、“非遗”这一概念是离不开作为保护对象的意义;2、对非遗概念所指事物范围的理解,必然受到各个国家保护工作实践的制约;3、民俗概念大有被“非遗”概念取代的情况,而民俗本质属性中并不包含作为保护对象的意义。接下来阐述了“民俗文化的内价值和外价值”,提出要把社区、群体和个人置于传承非遗的核心位置。最后阐述“放眼当下生活方式的根本变化”,提出当下全民文化实践方式最为核心的变化有两个方面:劳作模式的转变与日常交流模式的转变,不要落入“刻舟求剑”式的尴尬境地。

图5:刘铁梁教授发言

王建民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建筑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王教授将讨论围绕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由于缺乏冷静而严谨的研究发生的偏颇,提出:比较容易出现的倾向之一是以一种国家化的规划来规范乡村发展,为便于实施和考核,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实施、规范验收和审核的思路,往往会忽略文化的、区域的、族群的多样性,忽略在乡村建筑景观和民众的生活方式、生计方式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应当积极思考怎么能够不仅把多样化的景观和文化。王教授用新疆某地的新农村建设中整齐划一的新村没有尊重当地村民传统生活空间的现象生动地指出“村民作为特定空间和时间的建筑中直接发生密切关联的主体,必须得到特别的强调。在政府、当地知识分子、研究者等方面的协商过程中,村民不能缺席。这样才建筑所依托的文化才能保护和传承下去,建筑文化遗产也能够得以存续。”

图6:王建民教授发言

 张士闪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变迁》。张教授从“俗”和“礼”的释义开始,用《钦定礼记义疏》中的一句话来解释两者的关系“礼俗不可分为两事……盖制而用之谓之礼,习而安之谓之俗。”讲座聚焦以下问题:1、传统社会结构层级,包括王朝更迭与上下流动、中心与边陲、城乡廊道。2、社会变迁中的精英角色,包括采风问俗古制、传统精英共识和民众敬重知识精英,对文字敬畏有加。3、在礼俗互动中理解中国社会变迁,包括礼俗话语与社会变迁同构、俗外之礼-礼外之俗和以俗入礼-借礼行俗。最后提出三点思考:1、历史上长期的礼俗互动,将多元中国统一起来并紧密结合为“礼仪中国”,为社会变迁提供基础。2、礼俗互动的有限性正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活力所在。3、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礼变俗亦变,旧约毁损,新约未立。”报告揭示了礼俗互动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及在近现代社会变迁中的缺失,发人深省。

图7:张士闪教授发言

张玉坤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文化与文化遗产笔记》。报告首先从爱德华·泰勒的文化定义、恩斯特·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与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学、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马里奥·本格的科学唯物主义文化观、克利福德·吉尔茨的文化阐释、爱德华·霍尔德的冰山理论介绍了文化概念辑录;然后从柏拉图的三种床与文化的三个层次引出文化概念的产出过程与流程;进而通过人的生产、战争文化生产及考古学、民俗学与逆向工程三方面案例解释文化生产与逆向工程的具体过程。最后通过对日本文化财分类、2009年UNESCO文化统计领域框架的分析提出文化遗产类型的新认识,即文化活动=文化主体+文化环境 +文化空间或场所+文化工具或道具、并以圈图的图示方式表达了对文化分类的理解,即从“文化实体”-“符号媒介”-“文化理念”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来概括表达所有文化类型及其生产过程,作者称之为“妥协的文化遗产层次图解”。

图8:张玉坤教授发言

四位学者的报告犀利、深刻而不失幽默、得到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也为在场师生从多学科视角审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考。主持人张春彦副院长在大家意犹未尽的讨论中宣布研讨会结束,感谢主讲嘉宾及在场师生对学术年会分论坛的支持!

下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思考——中国北方民间布老虎现状反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