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2023 >> 正文

CTL学术导读 | 李严 尚筱玥 周雅琴 | 明长城军事聚落地理景观模式

2023/12/21  点击:[]



 



Committee of the Territorial Landscape, CHSL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国土景观专业委员会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 2023年 / 第30卷 / 第2期

李严,尚筱玥,周雅琴. 明长城军事聚落地理景观模式 [J]. 风景园林,2023,30(2):97-104.

明长城军事聚落地理景观模式






撰文

李严/LI Yan

博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天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国土景观专委会委员

尚筱玥/SHANG Xiaoyue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成员/研究方向为明长城地理景观

周雅琴/ZHOU Yaqin

硕士/天津大学活态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




长城的走向和军事聚落(军堡)的选址是军事地理与自然地理双重选择的结果,明长城自东向西由燕山出发,经太行山、阴山、贺兰山到祁连山,跨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占据山险、控扼水陆要道,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因地制宜、因势利险的营建思想和“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选址智慧。

明长城军事聚落地理景观模式指军事聚落选址的标准范式或者规律。史籍中有诸多对九边重镇“形胜”和军堡“冲缓”的记载,用于描述长城军事聚落与自然环境和军事形势的关系。宏观上,“形胜”一词用于描述大尺度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军事地位的重要程度;微观上,“冲”和“缓”用于描述军事地理的险要程度和敌军通过的畅通程度。

以往研究集中于对军事地理空间和周边环境的量化分析。李梦珂基于“形胜”思想研究了陕西省历史城镇的风景营建;赵现海用“冲缓”概念证明“首要地带”的西北边疆和“差缓地带”的东北边疆的不同;范熙晅梳理统计了《九边图说》一书中冲缓之地的聚落设置情况,对军事地理中战略地位的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王飒统计了辽东镇军事聚落的防卫级别与武将品级的对应数据。

本研究以国家文物局开展的长城资源调查结果及笔者所在课题组的明长城时空数据库军堡及关隘点数据为样本,将《九边图说》、《四镇三关志》、《宣大山西三镇图说》3 本书中的军堡位置通过ArcGIS软件定位到地图上,用距离、高程、坡度、起伏度等数据,分解、综合、定量描述各类“冲缓”等级的地形特征,解释军堡选址的地理景观模式,以期促进明长城军事聚落的价值研究和整体性保护。

1 “形胜”:明长城地理景观宏观描述

“形胜”一词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孙膑兵法》记载:“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即形胜变化无穷。《荀子》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形胜”含优越的地理形势之意。明诸多史籍方志中与“建置”或“关隘”有关的篇章多以“形胜”一词概括军事地理和军事建制,如《四镇三关志》的“形胜”章节,以及余子俊上疏奏议的《谈军务事》一文中的表述:“臣自出居庸关历览宣府大同山川形胜,仰惟,祖宗设武备、宿重兵、诚为西北重镇……”(图1)。“形胜”代表当时人们对军事地理的观察和规律总结,暗含着古人对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宏观认知

明长城九边重镇自东而西依次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与甘肃镇(其中蓟镇于嘉靖时期划分出昌镇、真保镇)。九边重镇“形胜”的描述集中记载于边防著述和兵书辑录。明嘉靖时期郑晓《九边图志》、许论《九边总论》、魏焕《巡边总论》,隆庆时期霍冀《九边图说》与万历时期涂山《明政统宗》中的“九边总论”章节均对九镇建置、形胜及边夷进行了梳理;明末清初王鸣鹤《登坛必究》和魏禧《兵迹》记述了边塞的地理位置及各关隘的边防工事。

笔者提取对“形胜”描述的相关词汇,绘制九边重镇“形胜”分布图(图2)。

图1 《四镇三关志》与《余肃敏公文集》中的关于“形胜”的记载、九边重镇“形胜”分布


图2 九边重镇“形胜”分布


1)对九边重镇“形胜”的描述可以概括为如下内容。京师是中心,蓟镇是京师的左辅,宣府镇是京师的肩背,古称“锁钥所寄”即关键所在,辽东镇是京师的左臂,限隔内外,以上是离京师最近的四镇。往西,大同镇被称为“绝塞”,山西镇位于“二边”(内地),被称为“俯挹中州”。再往西是西北四镇,延绥镇北侧即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被称为“横截河套”,接着是“关陕重镇”宁夏镇和“关中重险”固原镇,最西端是甘肃镇,孤悬于千里之外,其中固原镇襟带三镇(宁夏镇、固原镇和甘肃镇),占据关中中枢位置。

2)对一镇之内的“形胜”的描述可以总结为如下内容。辽东镇内开原卫周边以“襟”作比,布局如环似带;广宁卫周边以“吭”作比,像向外突出的喉结,广宁镇城居左,被称为“西翼”,辽阳镇城居右,被称为“扼东”。蓟镇沿边与敌人相邻,东端山海路是辽东镇出入必经的要地,古北路和喜峰路向外突出,深远而险峻,马兰路和燕河路互为掎角,镇城三屯营位于腹地。宣府镇北路独石口一带孤悬难援,是敌人入侵的突破口,中路、西路、南路可依次应援,东路被兀良哈三卫窥伺,东端四海冶堡通大路,是交通要道。大同镇东侧是南下进入宣府镇的冲要之地,西侧是进入应州、朔州的必经之地,平虏城则为套虏往来的重要关口。山西镇布局以三关为主,宁武关居中可应援东西、内外城池,西侧偏头关(曾作镇城)近临黄河有天险,雁门关防卫大同朔州。延绥镇西控宁夏、固原两镇,防止敌人从定边营、花马池入犯。宁夏镇西北三路,各守其险,东北以花马池城、灵州所城最为冲要。固原镇与宁夏镇并力坚守花马池,共分为4层防御线路。甘肃镇内甘州卫控制绿洲,是防匈奴的要地;肃州卫为甘州门户,嘉峪关为肃州藩篱。

2 “冲缓”:明长城地理景观微观描述

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记载:“冲者,虏出入必经之路。”由此可知,“冲”表示冲要之地。明代刘焘《刘带川书稿》记载:“自其修工言之,有极冲、次冲、稍缓等项名色。”由此可知古人对冲要程度进行了等级细分,分为“极冲、次冲、稍缓”。明代霍冀《九边图说》记载:“各将官所任地方兵部,亦以边腹冲缓,分为三等。”表明官方对各军镇进行评定,命令各镇的镇抚军门将所管地方列出冲缓差别,在图绘之后附以文字解释。说明古人通过“冲缓”表达地形险要程度,将军事等级与地形地貌相结合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至明末清初,在军事地理著作与兵书辑录的记载中,“冲缓”的描述由“极冲”“次冲”“稍缓”3项,发展出“最冲”“又次冲”“冲”“缓”4 项,共为7项(表1)。万历年间相关的典籍最多,共有《四镇三关志》《三镇边务总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三云筹俎考》《广舆记》5本。清雍正六年(1728年),郭鉷提出“冲繁疲难”行政区划制度,以位于交通要道的城池为“冲要”,“冲要”程度作为行政区划等第制度的一项评判标准被传承下来。

《九边图说》《四镇三关志》《宣大山西三镇图说》3本书覆盖范围广、类型丰富、影响力深远,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笔者对有“冲缓”等级记载的长城军堡进行“冲缓”概念的定性分析和量化统计。


表1 历史典籍记载的“冲缓”等级及次数统计(按照成书年代排序)


  • 《九边图说》“冲缓”聚落记载

《九边图说》记载了辽东镇至甘肃镇共九镇的防御情况,并以文释图,图上标注的军堡数量多于文字记载部分。书中图画标注了519个军堡,文字记录了229个军堡(图3-1)。笔者将519个军堡中的339个根据数据库在现代地图中定位(图3-2)。无论文字还是图画记载,“极冲”在各镇中的数量最多(宁夏镇除外),其中山西镇图标注的“极冲”达72个,宣府镇的“极冲”最少为16个。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与京师距离近,形成了京师周边防御体系,军堡分布最为密集且密集程度高于西北四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西北四镇中宁夏镇、甘肃镇有“次冲”,而延绥镇仅有“极冲”一类,可见“冲缓”类型的数量也呈现由近及远的递减趋势。



图3-1 - 3-2从上至下依次为:《九边图说》“冲缓”聚落分布、数量统计


  • 《四镇三关志》“冲缓”聚落记载

《四镇三关志》记载了蓟镇、昌镇、真保镇和辽东镇四镇,居庸关、紫荆关、山海关三关的防御形势。书中用“平漫”“路窄”等文字描述地形开阔程度;用“通众骑”“通单骑”“通步”描述通行速度;用“极冲”“冲”“缓”概括关口、军堡的冲要程度,如“于家冲,永乐年建,水口正城迤东一空,通单骑,次冲。正关水口通大川,平漫,西山墩迤西至青石顶墩,通于家沟,俱通众骑,极冲。余通步,缓”。书中共记录了772个军堡和关隘,笔者将其中的 412个定位到现代地图(图4)。蓟镇与昌镇的“极冲”数量较多,分别为48和36个,真保镇和辽东镇的“缓”的数量较多,分别为214和125个,反映了蓟、昌两镇敌军通行速度快,是防守重点所在;真保镇所在太行山,山脉险峻、沟谷狭窄难于通行;辽东镇则无“极冲”,而“冲”“缓”参半。



图4-1 - 4-2从左至右依次为:《四镇三关志》“冲缓”聚落分布、数量统计


  •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冲缓”聚落记载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以下简称《宣大山》)包括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三镇,“冲缓”等级分为“极冲”“次冲”“冲”3类,“次冲”数量极少。书中以军堡附近地理环境、关口和墩台的冲要程度来描述军堡的冲缓,如“内曹家窊、白羊林、响石沟、大沟俱极冲,通大虏”。用沟、坡、林等险要地形的命名描述对应军堡冲缓程度,此类描述的数量最多;用边墙关口或山谷水口的描述次之,如“内灭胡口、白羊口俱极冲,通大虏” ;或使用烽墩描述,如“内镇川墩极冲,通大虏”。笔者共记录了90个军堡及关隘点,定位在现代地图中(图5)。3个镇均以“极冲”等级为主,其中大同镇“极冲”数量最多,为33个;山西镇地处后方,险要程度较弱,“极冲”数量相对较少,为19个;宣府镇缺失“冲”类型。




图5-1 - 5-2从左至右依次为:《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冲缓”聚落分布、数量统计


综上,虽然各书中的“冲缓”等级划分有所区别,但均以“极冲”为最高等级,“次冲”“冲”“又次冲”“稍缓”的等级依次降低,且“冲缓”等级随防御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如灭胡堡开设市口,“隆庆中,设小市于此,杂夷错伺”,由“极冲”降级为“冲”。山西镇和大同镇内外长城交汇处窃掠频繁,“当事者创议修筑,割两镇之要区,据三城之冲会”,增修“极冲”将军会堡和柏杨岭堡。

3 “冲缓”概念下的军堡分布特点

大部分史籍仅描述了军堡“冲缓”等级而未解释各等级具体地形特征。王崇古《严饬山西内郡兵务专责任以伐虏谋疏》记载:“何处通虏要路,可以断塞;何处受敌战场,所当防范。何山险隘,可拒而阻遏;何沟纡深,可伏而邀击。”可见“冲缓”等级与军堡距长城边墙距离、高程、坡度、起伏度、距水系距离等因素相关。利用 ArcGIS 软件中的近邻分析工具,从数字高程模型中提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子,高程划分以500、1 000、1500m为间隔点;坡度因子以2°、7°、15°、25°为分段点,将坡度划分为5级;起伏度以15×15网格为统计单元,将0~30m定义为平坦,>30~70m定义为微起伏,>70~200m定义为小起伏,统计分析各因素下军堡的数值并比较。


  • 军堡与长城边墙距离

杨博《议筑简便墩城疏》载:“腹里城堡,固当为堂室之图;沿边墙堑,尤当先门户之计。”王崇古《确议封贡事宜疏》载:“蓟镇边台虽修,腹里城堡,可以次而修建。”这两句描述形容沿边墩台、关隘、军堡是门户,腹里军堡是堂室,与长城边墙距离是首要考虑因素。近邻分析显示,军堡集中分布在距长城线20.0km范围内。其中,“极冲”军堡集中在 10.0km范围内,为前线军堡;“次冲”主要分布区间是2.5~20.0km,为腹里军堡;“又次冲与稍缓”大于20.0km,为深入腹地的屯兵屯粮城;“缓”多为山险路窄之处,贴近长城(表 2)。


表2 “冲缓”聚落与长城边墙距离区段占比


  • 高程因子

提取各军堡的高程数值,得到高程分布区段占比(表3)。整体来看,不同镇军堡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不同,《四镇三关志》显示辽东镇和蓟镇集中在高程 500m以下,《宣大山》集中在高程1000m以上。因长城跨越高山平原等地理空间尺度较大,高程分布差异大,高程与军堡的宏观层面的地理位置相关性较强,与微观层面的“冲缓”等级的相关性则较弱。 


表3 “冲缓”聚落与高程因子区段占比


  • 坡度因子

提取各军堡坡度数值,得到坡度分布区段占比(表4)。各军堡坡度整体集中在 0~15°,多分布在缓坡区域,陡坡地区相对稀少。《九边图说》与《宣大山》提及的军堡集中分布在0~7°的坡度中,地势平漫,易受大规模敌人冲击;《四镇三关志》中“极冲”分布坡度为>2~15°;“次冲”分布坡度为 0~25°,包含险要的前线关堡和平缓的腹里卫城;“缓”分布坡度为 >2~25°,多为山独高耸的守口关堡。


表4 “冲缓”聚落坡度因子区段占比


  • 起伏度因子

提取各军堡起伏度数值,得到起伏度分布区段占比(表5)。《九边图说》和《宣大山》有 50% 及以上的“极冲”军堡分布在起伏度0~30m区间的平缓地形上,其次为微起伏(>30~70m)和小起伏地形(>70~200m),起伏度越低,占比越大,说明地形较平坦,“极冲”军堡占比大,需设大城屯重兵。《四镇三关志》中的“极冲”和“缓”等级军堡的起伏度越高,占比越大,>70~200m起伏度占比最多,说明这4个军镇50%以上的军堡处于高山沟谷的复杂地形,关隘林立;“冲”等级军堡在0~30m和>70~200m均分布较多,反映出高山沟谷的复杂地形也会有较宽通道。


表5 “冲缓”聚落起伏度因子区段占比


  • 水系因子

在ArcGIS软件中通过军堡和水系叠加图提取各城池与河流的最短距离,并统计得到其区间分布占比(表6)。不同“冲缓”等级的军堡均以生存和运输为前提,大部分(80.2%)的军堡在1000m内就存在水系,与水系距离越远,军堡数量越少;《九边图说》和《宣大山》的“极冲”在500m内占比分别为41.2%和52.3%,说明“极冲”军堡往往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四镇三关志》的“冲”和“缓”在500m以内占比大,近水系行军速度慢,反映军堡周边地形复杂。


表6  “冲缓”聚落与水系距离区段占比


4 地理景观模式

经分析,《九边图说》和《四镇三关志》中长城军堡与周边地理环境特征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总结绘制各“冲缓”等级的军事聚落在不同主导因素下的地理景观模式表,从整体的角度来建构防御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 《九边图说》中军堡“冲缓”与长城边墙距离的关系

《九边图说》中军堡与长城边墙的距离是影响“冲缓”等级划定的主导因素。地势平坦、与长城边墙距离近的军堡分布密集,离长城越远,冲缓等级越低,规模相对越大。其中,“极冲”等级军堡距长城边墙0~10.0km,坡度以0~7°为主,起伏度以0~70m为主,修筑等级最高,前线最为险要,防御需求最迫切;“次冲”等级军堡在坡度起伏度一致的情况下,距长城边墙 2.5~20.0km,修筑等级较高,比较险要,地势较平坦,水系较丰富,小股敌人攻击频次多,防御需求迫切;“又次冲”“稍缓”“冲”3种等级的军堡距长城边墙超过 20.0km,修筑级别低,位于后方,重在屯守。除上述情况外,少数军堡突破地形条件做适宜性调整(表7)。


表7 《九边图说》军堡“冲缓”分类规律


  • 《四镇三关志》中军堡“冲缓”与坡度、起伏度的关系

《四镇三关志》中坡度和起伏度是影响军堡“冲缓”等级划定的主导因素,军堡周边交通通道越窄,敌人股数越少,“冲缓”等级越低(缓)。“极冲”军堡主要分布在坡度2~15°、起伏度30~200m的地形上,地势广阔平衍,水系资源丰富,大批敌人可借道驰击。“次 冲” 与“冲” 军堡分为2种:一种是距长城边墙远(2.5~10.0km)的腹里军堡,以控制水源、促进屯田生产为目标,坡度小(0~7°),起伏度小(0~30m);一种是距长城边墙近(0~2.5km)的前线军堡,坡度较大(2~25°),起伏度较大(30~200m),水资源较丰富,易发生小股敌人攻击。“缓”等级军堡主要分布在距长城边墙 0~10.0km、坡度以2~25°为主、起伏度以70~200m 为主的地带,地势高耸,敌人只能缓步通行,几乎无法进攻(表8)。


表8 《四镇三关志》军堡“冲缓”分类规律


5 结论

概括而言,“形胜”是军镇与军事形势和自然地理关系的宏观描述,“冲缓”是军事聚落选址特征的微观表达。明长城军堡的“冲缓”等级清晰,主要分为极冲(最冲)、次冲(冲)、又次冲(稍缓)、缓4种模式,且在与长城边墙的距离、高程、坡度、起伏度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史籍记载的不同时期的军堡略有差别。2种描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地理的解读和对军事地理的观察判断。“形胜”与“冲缓”的量化图示解读有助于促进长城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研究,揭示长城遗产的价值,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图片参考来源见于原文

编辑:荣康宁、李坤兰

图文提供:李严



上一条:天津率先实现长城“全段飞越” 下一条:随身AR技术助力长城探索——天大建筑学院VRLab团队开发天津博物馆“虚实之间,发现长城”展览增强现实应用AP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