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非物质分化遗产系列论文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论文[六十七]|传统手工艺文化基因的解析与活化——以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工艺为核心案例

2024/02/12  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论文[六十七]|传统手工艺文化基因的解析与活化——以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工艺为核心案例

刘智英,马知遥

原文链接

作者简介

刘智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讲师

马知遥,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非遗区域整体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2JJD850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当代表达研究”(项目编号:21ZD01)。


 

摘 要:在新时代如何解析、如何运用文化基因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陕西省东路皮影雕刻工艺为核心案例,借鉴生物基因反求思维,对皮影雕刻进行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解码与分析,基于此,通过基因承接、基因对接与基因转接实现手工艺基因活下去、活起来到火起来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基因;复制;反求思维;皮影雕刻工艺;活化

“文化作为一种信息系统,表现为一种准生命的存在态势”。而文化基因是这套信息系统下的稳定的基本因子、基本元素,有着复制性、信息性、遗传性、扩散性、稳定性、变异性、二元性、多样性、统摄性、规定性、外在性、识别性等。作为从生物基因中类比借喻而来,并脱胎于西方的“模因”说,最终发酵于我国的文化基因说,手工艺文化基因最大特点当首推复制性。依据基因表现形态,分为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文化显性基因是“指可被视听触觉等明显感知,即性状外显程度高的基因”,如色彩、材料、肌理、香型、工序等,它是手工艺多样性或地域性的识别码,如杨柳青、杨家埠与桃花坞年画的色彩基因区别。而隐性基因是“指不宜被视听触觉等明显感知, 即性状外显程度低的基因,”如传统手工艺中的节用观、吉祥观等。


一、陕西皮影雕刻工艺的时空概述


皮影是皮影雕刻工艺与影戏的通用称谓,前者属于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项分类。


陕西皮影被认为是中国影戏的发源地,有着“中国皮影看陕西,陕西皮影看华阴”一说。代表学者顾颉刚、齐如山等。如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中写道:“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皆以其盛。”尽管关于陕西皮影雕刻工艺过去鲜有文字载入,但因为雕刻与影戏一直是天然的共生关系,可通过其孪生影戏的发展脉络,亦可抽绎出陕西皮影雕刻文化基因的历时演变概况。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是皮影艺术称为傀儡戏,陕西皮影的衍生演变与招魂巫术密不可分。肇始于汉代的弄影还魂术,在魏晋南北朝百戏上获得丰富。此时,无论影戏表演抑或技艺都带有深沉的敬畏和尊崇之情,隐伏着祛煞、酬神的巫术因子,以留存至今的陕西皮影文化基因模型《钟馗捉鬼》为代表。


来到隋唐宋, 文化政策进一步宽松,“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艺,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从而使民间技艺有了可以施展的较大空间。这一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统治者为了给民众灌输佛教思想,在宣讲佛经时常常配以皮影连环动画———“经变相”,这样直接导致唐代的陕西皮影在造型题材上神、佛、鬼占有较大比重。到了宋代,影戏已渐渐从巫术和佛教“以影说法”中剥离出来,其内容、题材扩大到众生万象。影戏的发展势必带来了雕刻技艺的更新,从制作原材料上此时有了纸影戏和皮影戏两种区分。关于此方面的描绘见宋代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亦见于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同时,随着技艺的发展。刻镂影人的行业,自南宋“绘革社”以后,一直伴随着民间影戏班子而生存。


元代关于皮影艺术记载的文献可谓凤毛麟角,此时皮影发展似乎出现了断层,但实则不是,从一些文献中还是会寻见到一些蛛丝马迹。如波斯学者瑞士德·安定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世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可见,元代关于皮影表演的记载只是减少但并未消失,由此,也从侧面印证了皮影雕刻技艺存续。皮影艺术真正达到鼎盛是清代,“其影偶制作之精美,表演技术之巧妙,影调之复杂,剧本之高雅,外省罕有其匹”。所描述的就是陕西皮影艺术的空前盛况。这一时期迎来了皮影艺术的成熟期,其成熟主要表现在造型方面,关中影偶日趋戏剧化,除此之外,影偶的脸谱化、程式化、装饰性特征也非常明显。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多大家,诸如清末赤水镇的菊林,民初下庙乡的郭世安、莲花寺的李三喜,民末高塘镇的李长才、柳枝镇的李占文、赤水镇的孙书臣等人,均擅长皮影雕刻艺术,且各有千秋。民国之后到新中国成立至今,皮影虽说有盛有衰(民国时期),但总体形式上趋于平稳, 基本赓续了三辅秦地的历史文脉。


陕西皮影制作艺术文化基因不仅随着历时维度不断发酵,在共时维度上地域也不断影响着文化基因的养成。因陕西省各地区各市县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声腔音乐,从而分解出不同的地方性影人形制与雕刻工艺,这种型制主要汇聚成两个主干,即以咸阳为界分为陕西东路和西路两种。其中,陕西东路皮影雕刻(以下皮影雕刻工艺若未明说皆指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工艺)以华州、华阴、大荔、合阳、澄县、蒲城一带碗碗腔皮影造型为代表,在透视的处理、线条的运用、繁与简的对比、雕刻手法以及色彩系统这五个方面凸显出高度的地方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同于西路皮影雕刻粗犷、雕工质朴简明、构图舒展大方的特点,东路影人造型独特、高不盈尺,镂刻技艺精巧、极尽“雕刻”之能事,整个工序经泡制、刮毛、去脂、打磨、雕刻、染色、熨平、缝缀等 20余道工序精工细作, 具有极其明显的东路关中特色和地方性知识。


陕西东路皮影走过了秦汉魏晋南北朝的胚胎期,隋唐宋发展期,元明清成熟期,进入了当下平稳发展期。历时文化基因糅合原始巫术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基因, 而共时性浸渍在关中文化环境内,在时空发展中,不断积淀,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捆绑体。如今,陕西东路皮影主要以汪天稳、陈增礼、张进友三脉为主,并形成了自己的基因谱系和文化基因。

二、生物基因的反求思维到皮影雕刻工艺基因的反求思维


(一)生物基因反求思维

本研究试图以生物基因提取方法转嫁到传统手工艺文化基因提取中来,从而解开传统手工艺呈现多样性的信息密码。遗传学中心法指的是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整个过程可描述为:将遗传信息贮存在 DNA 中,DNA 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由 DNA 转录成mRNA,然后 mRNA 翻译合成蛋白质,形成了“生物基因—mRNA—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流向。而这一信息流向的获得是通过逆转录——即基于生物工程中的“反求思维”来获取。即在已知蛋白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逆转录”得到生物基因的组成。逆转录是以 RNA 为模版,靠逆转录酶的催化合成DNA,得出生物基因。简而言之,在生物体内,DNA可以转录成 RNA,RNA 可以逆转录成 DNA。


(二)传统手工艺文化基因的反求思维

反求思维早在 2002 年就被学者们借用于产品基因的提取。近几年被逐渐运用于景观基因、服饰基因、家具基因、物质遗产基因等方面。基于此,笔者将生物基因“已知求未知”反求思维类比借用于东路皮影雕刻工艺文化基因解析中,即在“传统手工艺形态—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关系中,依托感知挖掘法,先对皮影雕刻工艺材料、工具、产品与过程,确立主要解析路径。后根据其解析路径,结合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研法,进行层次分析,解析出皮影雕刻工艺的显性因子。根据显性基因持续复制、唯一、主导与凸显的识别原则进行手工艺显性因子——显性基因的识别, 根据识别后的显性基因最终求解其隐性基因。(见图 1)


三、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工艺显性因子解析


传统皮影雕刻包括影偶、道具与布景雕刻,囿于篇幅, 无法逐一解析,遂本文以皮影——头茬(头部)雕刻工艺为例进行显性因子解析。皮影头茬、躯干、四肢各自独立,头茬在皮影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四帽配一头,四头配一身”之说。以华州为例,头茬多达 470 余,身段(俗称“桩子”)181 种样式。头茬分为三大类:一是行当类,有生头、旦头、净头与丑头;二是杂角类,如血头子、神佛头、僧道头等;三是专用类,如孙悟空、牛头、寿星、灶君、韦陀、护法、关羽、八仙等。通过感知挖掘法,皮影雕刻工艺主要有视觉(主要)与触觉线路。依其目标对象的主次以视觉线路从工具、材料、产品与过程展开。见图 2。

2892B


工具按照层次分析法,基于不同的功能分为制皮、起稿、雕刻、敷色、发汗熨平与缀订工具六个主层次,层层分离,最终解析为尖刀、圆刀、龙夹、木推板等显性因子;材料按照层次分析法属于“八材”中的革,最终从革中解析出东路皮影的原材料——牛皮这一显性因子;产品按照层次分析法,分为造型、图样、透视与色彩四个主层次,基于四条主层次,层层分离,最终各层解析出诸如红色、圆点、暗线、立眉、五分脸等一系列不可再分的显性因子。


不同于皮影静态显性因子层次分析法,过程与产品、工具、材料相比有着不同的层次。在一种技能系统中工艺过程是有序组合的,按一定的规范作线性或并置排列。过程的层次体现为一定规范的线性与并置排列。(见图 3)

2BD49


一方面, 皮影雕刻工艺过程往往按一定规范做线性排列,体现在过程间、过程内与内过程(过程内的次级过程)。如皮影雕刻全过程按照“选料、起稿、雕镂、敷色、发汗熨平、缀订”排列,过程间外显为一种规范的线状排列。过程内依然是按照规范的线状排列。如选料过程内按照“选原料、净皮、选用料”排列。雕镂过程内按“先凿眼再雕刻”的“凿、刻、推(皮)、挑”排列,有“做活先把眼眼打,然后再把框框画”的艺诀佐证。同时内过程往往也是一种规范的线状排列,如“凿、刻、推”过程内的“刻”的内过程按照“雕大型、雕细节、雕内饰”排列等。过程按照时间包含关系层层分离,直到不可再分,如上述“雕大型”又有着“先刻头帽后刻脸,眉眼刻完再刻鼻尖”由上而下线状排列,形成一定之规,不能颠倒。过程中有的层次繁多,有的层次简单。但无论几层皆未脱离线性排列的规范。


另一方面,手工艺过程间、过程内与内过程皆是过程并置的集合,是特定材料处理、工具运用、技术线路与工序四个过程并置的集合。这四个过程间在现实呈现时是以工序为主,并置排列着其他三个过程,四者有机融合。如皮影雕刻过程中的雕镂工序,还并置推皮走刀的技术路线,同时也并置排列着镂空、留实的材料处理,凿、刀等工具的运用。所以,过程相对于产品空间尺度的层层分离,更是一种时空尺度上的层层分离。层次分析次序先时间定位再空间离析。过程这种时空性结构,最终层层分离出的显性因子与产品相比自然亦是不同的。“在传统技艺的田野调查中,观察者眼中的可感性是以被观察对象的行为为特征,以图像叙录的画面为单元,以身体动作为结构。”

所以,如果说产品、工具、材料因子外显出一种静态图像信息,那么过程就是一种以现时的身体行为来外显的动态影像信息,这种动态影像是以微观化的指令性操作为基础影像单元。其中某一个具体操作指令就是过程的一个显性因子单元,而这一因子并置排列着工序、对应的技术线路、材料处理与工具运用。比如,皮影雕刻技艺中“推皮”这一操作指令即是过程的一个显性因子单元。推皮的工序信息是用力将头茬压平推实,使之高度定型,两面都需推压,推实了这一面,再翻过来推压另一面。技术路线信息是顺推法、逆推法,具体指的在操作时, 先顺着一个方向由近至远地推压反面(没画面的一面),然后再换个方向推压。工具运用与材料处理信息指的是用一只手将牛皮固定住,另一只手握住兹(音)棒的中部,棒头抵在肩腋处,另一头推压皮子,直到把成型的皮料打磨至平整为止。最终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推皮过程因子即是这四者的并置。皮影雕刻技艺全过程就是在这些有序规范的具体操作指令下完成的。

四、皮影雕刻工艺显性因子———显性基因识别


完成皮影雕刻工艺显性因子解析,需要对显性序列中的因子进行基因识别。这是因为,显性因子并不等于显性基因,二者在一定条件还可以转化,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中手工艺的某些显性基因,可能在下个历史时间段中变异或淘汰,分解出新因子,而新因子经过继承与延续也可能成为基因。


那什么样的显性因子可以称其为显性基因?它有没有识别标准?关于文化基因识别原则,之前学者们做过归纳,比如刘培林教授给出景观基因四种识别原则。本文采用柏贵喜教授“唯一性、主导性、突显性和可持续复制性”的手工艺显性基因识别原则。


依据显性基因“可持续复制、唯一、主导与凸显原则” 的识别原则依次完成皮影雕刻工艺基因识别的三步走:筛选、分析与提取(图 4)。


2E00B

(一)基因筛选

显性因子是否是显性基因首先需要通过可持续复制来判定。通过皮影雕刻传承人访谈与文献资料查找,对显性因子进行识别。以造型因子为例,从纵向持续性,选取清末民初与当代相对应头茬(如辫子小旦头茬)造型因子比对,识别出头茬额眉眼鼻嘴耳须型在纵向上是一致的,即可持续复制的。从地域上,选取大荔、华州、华阴等不同区域的相对应皮影头茬造型因子比对,识别出额眉眼鼻嘴须型在横向上亦是可持续复制性。而过程因子是否可持续复制可以从传承人口述史中找到答案。如潮皮,纵向上,依次从李三喜、李占文、汪天稳、汪海燕,横向(同代)上,从汪天稳(兄)到汪天喜(弟)、从汪天稳(姐丈)到薛宏权(内弟),完成可持续复制。反之,显性因子不是(“否”)可持续复制的,则它仅为显性因子。如在我国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产品造型,文艺服务于政治,出现了独特的“红色皮影”,其造型方面的显性因子仅仅是时代的产物,虽在那时如日中天,广为传播,即横向是可持续复制,但仅昙花一现,纵向上并未持续复制。还如陕西礼泉灰皮影明清时期远近闻名,现已失传,与其相关的基因自然终止复制。


(二)基因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已识别的显性基因基于“唯一性、主导性与凸显性原则”进行独有、主导与凸显基因再识别。是否为独有基因采用横向比较是否为一族、一地、一类独有。如横向比较七大影系,东路皮影(关中一带)在额型特别突出,俗称“岩颅”,下颚角几乎呈圆直角状,特别外显于三大主要角色——生、旦、净。这种独特造型因子为关中皮影独有。再如,比较七大影系,陕西东路皮影雕刻过程中有着独创的雕刻操作基因,以独创的推皮走刀法为基础技法进行皮料的留实与镂空操作。推皮走刀即雕刻时扎在皮子上的刀子不动,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指头沿着画稿线条的轨迹推动皮子来雕刻。这也是东路皮影雕刻艺人引以为豪的绝活,他们觉得这种手法独特、高明。所以,这些操作是东路影系独有的过程基因。


是否为主导基因依据此类基因被抽离是否性质、结构和功能皆发生改变。结合专家咨询法与文献资料法进行重要性比较,雕刻是皮影雕刻工艺关键操作基因。没有雕刻无法出现虚实相生的影件,无法形成明暗鲜明的光影,没有雕刻它仅是一种以皮料为纸的勾勒,死气沉沉。所以,若将其抽离,结构、功能与性质均发生根本变化。它是皮影雕刻工艺存在之基,活力之源。


凸显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否在某手工艺内基因占比更为突出、明显,指的是远大于 50%。比如上述高额头在东路中占比 100%,只要它是东路头茬必然是高额头;再如头茬绝大多数透视为五分脸,只在少量丑角头茬中有七分脸出现。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生角平眉与立眉基因凸显,旦角弓形眉基因凸显。另一层是否在手工艺间基因占比更为突出、明显。纹样是皮影造型重要解析线索,雪花纹、万字纹是重要而普遍的纹样,而它们受到东路皮影雕刻的青睐。再如相较于其他影系,有以用色而凸显,有以绘制而凸显,如杭州、湘赣、潮州影系等,而东路尤以雕刻而凸显,在业内以雕刻精美繁细而著称,为国内一流。通过基因分析,发现某些显性基因既是主导又兼具唯一、凸显,如过程中的雕刻基因。


(三)基因提取

通过显性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完成显性因子——显性基因识别,继而提取显性基因。囿于篇幅,无法尽述,本文选择皮影雕刻工艺的雕刻基因进行隐性基因解码。

五、皮影雕刻工艺隐性基因解析


隐性基因是一种一直延续着的精神或观念因子,它包括着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创造观等观念集合。产品与过程中显性基因“剥离态”是我们破解其隐性基因的依据。在对可感知的皮影雕刻工艺显性基因充分解析后,本文继而将内嵌于显性基因中的隐性密码进行破译。


从显性基因识别中可知皮影雕刻工艺过程中的雕刻基因是其独有、主导与凸显基因。它外显为依托尖刀、圆刀等刀具,以推皮走刀为基础性技法,完成影件大型、细节与内饰的镂空与留实操作。从中可以观察出皮影雕刻过程正是通过对皮料留实与镂空的操作,最终呈现出百人百仪的皮影头茬。而这种雕镂工序暗合着某种基本观念,这种观念是以牛皮为原材料,以留实与镂空这一“二级结构”作为基础操作运行,在一深一浅,一顺一逆,一动一静,一开一合的操作中,二级关系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衍生出丰富的头茬。这种观念即是阴阳观:它是以阴阳为基础语汇,“阴阳”两仪衍生,又终归纳为一图。其中以阴阳为基础语汇指的是镂空去皮为阳,保留皮面为阴。以“阴阳”两仪进行衍生指的是在皮影雕刻工艺中体现为充分发挥镂空与留皮的丰富性,衍生出皮影世界。最后,终归纳为一图。虽变化万千,但总归为一图,而这图依然延续着“表面相反,却本质相济、共为一图的两个因素。”体现在皮影头茬影件上,虽百人百仪但并未至于无垠,皮影雕刻阴阳观的过程也反映在产品这一结果里。阴阳观在头茬里外显为凹凸、正负、疏密、简繁、粗细、虚实等一系列“二级结构”。

头茬大到从基本镂空的“空面”与涂实的“实面”两大“面”,对比鲜明却又能够融汇,视觉效果与太极图形有着殊途同归的相似性。小到一点一线间均体现了阴阳互相转化的规律,比如虚线与实线的转化与依存。皮影的雕刻中的线并不像绘画上的线条那样具有一定的形态,它仅仅是刀锋划过皮革一分为二所产生的虚实线。实线为去皮留线,造成镂空效果;虚线为去线留皮,造成实体效果。虚实相生,阴阳互补。故此,头茬依然延续着二级结构,将阴阳观从动态的过程中定格化于静态的产品里。除了这些初级的“二级结构”,头茬还隐藏着更隐蔽、更深层的“二级结构”观念,善—恶就是这“二级结构”中所隐藏的文化密码之一。


宋代以来“公忠者雕以正貌, 奸邪者刻以丑形” 的规则就外显于五官基因的组配上,以眉型为例,正貌眉型有柳叶眉、平眉、立眉、须眉等,邪貌有耷拉眉、花眉、杂眉、圆花眉等。然后与同样善恶分明的鼻嘴眼面纹型加以组配, 其原理与毕昇的“活字板”相似。形成了善良正直的头茬多眉眼端正,抿口,鼻型端庄,奸恶歹毒或皱眉凶眼,或龇牙咧嘴,或满脸奸纹,都是凶相毕露。正如俗语“眼眉平,属忠诚;圆眼睛,性必凶;线线眼,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正貌邪貌,一看头茬便知。投射出的是一种善恶分明二元是非观。


 

对待这种分明的善恶型,凡为恶的其眼眉鼻口型皆为漫不经心,十分随意,线条粗犷,高度漫画化,从而引发一种憎恶、反感、摒弃的“审丑”情绪体验。反之,则是一种以镂空为主的洁净、清晰、赏心悦目的俊脸。故此,基于善恶分明的道德观破译出头茬有一种克莱夫·贝尔口中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美,他强调形式含有“意味”,才是“美”的本质。这种“意味”在头茬上体现为“善是美,恶是丑”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念“不是抽象思维的或逻辑思维的,而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结合体”,从而呈现出定势化的审美倾向在道德立场投射为一种“和谐”组配中的正值与“凌乱”组配中的负值,这种正负值的认同实则是一种惩恶扬善的价值认同。总体概括起来就是基于二级结构从头茬中破译出善与恶、美与丑、正值与负值的深层次观念。除此,还有着浪漫朴实兼有的审美观,趋吉避凶的吉祥观等。但总之,依据雕刻基因所解析的最基本的隐性基因是阴阳观,无论皮影雕刻技艺浅层次还是深层次这些都是在一阴一阳调和中,通过阴阳“交合”,繁衍出众多的阴阳结构。至此,完成从已知解(显性基因)获得未知解(隐性基因)反求思维的实践尝试。


阴阳观虽是皮影雕刻工艺破译出的重要隐性基因,但并不是皮影雕刻工艺的全部隐性基因,比如皮影雕刻工艺还可以依据显性基因破译出上五色、下五色的五行观;人界、仙界、地府的世界观;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观;就地取材的选材观;分皮而刻的用材观;人与物互渗的神话观;经济实用为准则的价值观,等等。它们作为文化密码贯通一体,共同构筑成皮影精神文化家园。

六、皮影雕刻工艺文化基因的活化方式


“在文化遗产领域,‘活化’既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又强调以‘活态’开发的形式对蕴含其中的物质及精神价值进行解码、诠释、继承和重构。”所以对皮影雕刻工艺基因的活化,采用文化基因的承接、对接与转接,旨在完成从活下去到活起来,从活起来再向火起来三级活化转变。


(一)进行承接,建立基因库

杭间在《手艺的思想》一书说:“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 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稀少的需求这一事实”。针对这一事实,我们需要在完成基因解析的基础上,完整地承接它,而实现它的全息承接,离不开工艺基因库的建设。基因库最初由欧洲汉学家施舟人在 2002 年《中国文化基因库》一书中提出。2020 年中宣部就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选以红色基因库展开建设并完成第一批验收。基因库是以文化基因为单元,集收集、保存、管理与展示于一体,并服务于现实的保护、利用与传承的“仓库”。“仓库”包括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民俗馆、旧址群等场所。而现实基因库诚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样存在诸如存储形式单一、传播效力较低等短板,而数据库技术对于多类型、多维度与多来源的数据具有综合存储与分析功能,同时随着二维三维扫描、数字摄影、三维建模、图像处理等技术日益成熟。本着更好地承接基因的目的,保存形式可做出向计算机上迁移,也就是由单一的现实基因库向虚拟与现实基因库并举。现实与虚拟基因库互为补充,前者能弥补数字化存储中过度抽象性的弊端,后者会基于前者有序共享与优化引导。

关于皮影,虽然出现皮影相关博物馆、陈列馆等,也有了由中国美术学院承担建成的皮影数字博物馆,但博物馆不等同于基因库。正如上文所言并不是所有的显性因子都属于基因。在进行保存的时候,当然其他因子作为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也有保存价值,但是作为以保存、管理文化基因为主的场所,基因库不仅要做到全面承接某一工艺文化全部基因的总和,而且要做到精准承接。这方面,西藏在纺织工艺基因库的建设方面起到了模板示范作用,西藏建成了色彩、纹样基因库。建设团队用了四年的时间做深入的田野调查,采样 1400 多种色彩、24000 余种纹样,经过识别,最终建立以 1000 多种色彩,7000 多种纹样基因为主体的庞大基因库,其中很多纹样基因为西藏所独有。


所以,基因库是一所博物馆,但也是一所专有性的博物馆。它是基于目标对象海量显性隐性因子基础上筛选、识别,在保存所有因子的基础上,以文化基因为主体单元,可拟从基因条目库、量化库、感知库、文本库、序列库与地图库展开建设。条目库是以因子化形式将工艺分解为条目性指标,并将其转译为数字化信息表达形式。以产品显性基因为例,可以建立陕西皮影的头茬库、身段库、枪戟库、大活库、台库、变化库、场库与马库。条目库分成八个条目子库,每个子库进行逐一细化,直到不可再分。量化库包括基因尺寸、年代、数量、重量、锐度、饱和度等数字信息标注。感知库包括图样、构图、结构、色彩、气味、声音、动作等易于读写的信息单元。文本库包括命名、故事、传说、观念等描述性信息存储。如针对皮影雕刻工艺隐性基因不可感知性,我们可以用关键词分类的形式为其隐性基因库收录图案进行定义,如:谐音、寓意、象征等。序列库是将工艺基因间的关系梳理并存储,包括同一基因间,如皮影色彩基因间的关系,不同基因间的关系,过程基因与产品基因的关系。地图库主要存储、管理工艺基因在一定区域内的横纵向特征,包括工艺基因产生、发展、成熟、淘汰、变异等不同阶段的演变机制,一定区域内基因的自然、社会、制度、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关联。


工艺基因库的构建,完成从微观到宏观、从显性到隐性分布的工艺基因各层面精准承接,而这只是基因“活化”最低层次的需求,还需要致力于基因活起来的实现。


(二)完成对接,提升基因持续复制度

“基因的强度是与自然环境的独特性、文化积累厚度、历史长度(既定事实)和文化载体的人口数量成正比的”,皮影雕刻工艺文化积累厚度、历史长度以及环境独特性优势毋庸讳言, 可当前皮影雕刻工艺基因相对其他流行文化, 持续复制强度不高依然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知,皮影雕刻工艺基因活不起来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进行复制的文化载体数量相对较少,而那些符合时代认同的因子更容易获得青睐而被持续复制。所以,如何扩大宣传和吸引流量是其改进的关键点,也就是要让更多普通大众们有机会看到该工艺,并产生兴趣,才能提升基因持续复制度。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可与形式对接,而产生兴趣可与内容对接。


过去乡土社会“人—人”的传播规则大大限制了持续复制效果,因此可与现代传播形式对接。如皮影雕刻工艺依靠现代影像、视频、电脑以及其他电子媒介等现代媒介进行传播, 更大范围地宣传与扩大传统工艺。让更多的人知道但无法产生兴趣,甚至内容乏味、陈旧,则依然是无效传播,甚至是负传播,也不能产生持续复制。所以不仅要与形式对接,还要与内容对接。依托手工艺自身特质塑造时代所认同的形象。如传统皮影雕刻,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戏曲中历史人物、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和神仙鬼怪等。汪氏皮影雕刻,传统内容与当代内容完成对接,涉及神话人物、宗教人物、爱情人物、外国人物、运动员、宇航员、动物、飞船、汽车等。影响范围实现了个人向社会的完善,提升基因复制广度。


但这种基因复制是不完整的,无法自我生产的,仅停留于动态或静态的展示阶段,是一种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浅层次内容对接阶段。要想实现手工艺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基因复制,离不开工艺制作过程内容基因的对接。这种内容不能仅停留在展示,同时要有参与与体验,而这种参与与体验也不能仅是师徒传授的单一方式,依然要与时代对接。DIY 就是传统手工艺提升基因复制度的一种不错对接方式之一。DIY 一词为短语“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为自己制作、自己设计。DIY 具有天然的亲和力量,使门类之间的隔阂消减,入门门槛降低。以皮影雕刻为例,开设皮影DIY 手作商店,针对不同年龄和消费能力的顾客开发由填色到真实皮影制作不同难度的 DIY 产品,由店铺提供高质量原材料,当地传承人和皮影学徒教授简单皮影制作方法。同时,线上、线下结合,出售皮影制作成品,让游客“慕名而来”、乐在其中,再把“名气”带回去、传出去,甚至传下去,工艺基因也在这种复制过程中不断提升复制度。实现了横向向横纵向复制的完善, 提升基因信息复制的进度。


虽然这种对接实现了基因较高层次的复制,但手工艺基因可持续复制不仅是显性基因的复制,一种色彩、构图、流程的直观复制,更是隐性基因的复制, 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精神基因的持续复制,只有实现这一层次的复制,才能说是真正提升基因的可持续复制度。这里的内容可以将手工艺隐性基因,如吉祥观、阴阳观等凝练熔铸到这些时代内容中,而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一旦被认同而获得复制,将是持久的,深层次的,如在皮影雕刻工艺理性的技艺呈现中柔性地穿插感性的精神故事。将研发过程中的摸索历程、探讨经验、艺人的创新构思等融入到创作实践中来,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过程以故事性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身体参与到精神参与,继而从基因中度复制到深度复制转向。


通过手工艺与时代形式和内容对接,形成一种有序、良性的对接,焕发基因活力,真正提升手工艺基因可持续复制广度、进度与深度。


(三)通过转接,实现“转基因”发展

“为了现在及未来的需要而对历史遗迹的变化进行管理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胜过对神圣过去的一种僵化的尊重”。手工艺基因不仅要实现活起来,还要实现火起来,手工艺基因火起来是为了实现保护基础上的最大化的基因利用,即实现手工艺资源向资本转化。


在生物学方面,转基因(DNA 重组技术)具体是指在离体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生物遗传物质进行人为的“加工”,并且依据主观意愿进行重新组合,来转变生物的功能和性状,而后运用恰当的载体将重组后的 DNA 转载至生物体或者细胞之中去,使其在细胞中或生物体内得到表达,得到全新的生物机能, 以上这些利用相关的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物质就称为“转基因物质”。传统手工艺基因可以借用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方面的思路,通过基因识别,将传统手工艺显隐性基因人为解码后,通过渗透、延伸、重组等方式,转变基因性状和功能,从而对接到新文化体中,获得全新的文化机能,产生新的“文化转基因”体,赋予新生命,获得新发展。其文化“转基因”可公式表述见(图 5)

76D8

手工艺 A 通过解码分离出某一个或某一组显隐性基因 a,再与载体 X 对接,进行重新编码,然后依据不同方式使其发生功能或性状转化, 从而产生新文化体 C。C 不再是原来的手工艺 A,但 C和 A 有着某一共有基因,此外,产生的新文化体 C复杂程度往往与参与分离解码的基因成正比(如图 5 中②)。基因转接与基因对接有本质不同,第一结果不同,转接原基因体性状和功能皆发生改变,而对接不会。第二,达到目的不同,基因转接不再宣传、呈现原基因体,而是宣传裹挟着原基因体某一个或某一组基因的新基因体。对接依然是在宣传、呈现原基因体。以皮影为例,对接依然宣传、呈现皮影。而转基因则不然,东路皮影纹样基因丰富,具有各类几何纹,除了有着凸显纹样基因雪花纹、万字纹外,还有月牙纹、梅花纹等装饰纹样基因以及特有纹样基因“神仙云朵子”,将其皮影中的一些纹样基因分离,与服饰这一载体进行对接,根据作品形式,进行变形、拼接、重组融入到新作品中去,产生独特的服饰。如 2015 年 BBLLUUEE在深圳时装周主会场举办的名为“拾光·游园惊梦”的跨界时装秀,将皮影纹样基因进行“转基因”转接在礼服上,礼服现代与古朴的碰撞非常惊艳,反响强烈。


影戏衰落,皮影功能开始脱离影戏转向纪念品和工艺品。笔者通过对碑林、雁塔、长安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实地调研后发现,一方面,皮影类纪念品种类单一, 以皮影为对象的旅游纪念品多是用相框裱起来的皮影原型,只能当作装饰品进行摆设。或是将皮影形象缩小,做成书签。其他形式的皮影类纪念品几乎没有,材质上也基本以皮质为主。另一方面工艺品价格过高,消费市场较小。面对此方面,可以开发台灯。将皮影工艺某一基因进行抽离,选择同样具有通透性甚至通透性更强的亚克力材质,然后对接灯饰,根据具体灯饰进行人工演化,形成有着皮影基因的新灯饰,此外,还可以对皮影的功能进行转化,产生明信片、抱枕、手提袋、胸章等。


总之,“转基因”有利于优化主体基因,改良消极基因,修复基因裂隙,通过转接,实现手工艺“转基因”发展,从活起来向火起来转向。

生物工程中基因的反求思维运用于传统手工艺文化基因解析中,为中国文化基因研究议题提供一种系统性、完整性、结构性、开放性与可操作性的解题路径,它是在目前学者们针对文化基因大量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探索与深化。在此基础上,将其解析出的显隐性基因通过文化基因承接、基因对接与基因转接的活化方式,完成对文化基因当代作用的探讨。


原文见《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

注释从略 详见原刊






上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论文[六十五]|非遗工坊的生成逻辑、基本意涵与实践分析 下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论文[六十六]|非遗传承的问题域的扩展

关闭